近年来,衡山县委编办立足全县机构编制实际,按照“严控总量、统筹使用、有减有增、动态平衡、保证重点、服务发展”的工作思路,着眼“控”“统”“优”,持续用好盘活机构编制资源,不断提升机构编制资源使用效益。
一、着眼于“控”,把好源头关口
一是制度把关。严格执行《中共衡山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工作规则》《中共衡山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细则》等规定,明确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调配、招录(聘)、政策性安置等用编计划必须由县委编委会议审定,确保编制总量不突破。二是前置把关。县委编办按照“总量有空编、单位有空编”“满编超编单位一律不得进人”要求,审核单位用编申请,从源头上杜绝超编进人。三是协同把关。建立组织、机构编制、人社、财政等部门联合协调机制,规范编制使用流程。凡未经编委会议审定的,组织、人社部门一律不予办理人员调动等事项,坚决维护机构编制工作权威性严肃性。
二、着眼于“统”,盘活存量资源
一是科学配备编制。根据部门“三定”规定及职能变化情况,以实名制系统为抓手进行实时监测、专项评估,准确掌握各单位机构运转和编制使用情况,制定编制分配方案,及时调整配备编制。二是保障重点领域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,保障重点领域发展,推动编制资源向教育、卫生等民生保障领域倾斜,2023年全县教育系统新进280人,卫健系统新进149名。三是盘活沉淀资源。稳步推进“小散弱”和职能萎缩事业单位撤并整合,全面清理“僵尸机构”和“空壳机构”,力求把沉淀低效的编制资源释放出来。近年来,共撤销衡山县公安局福田派出所、县中华会计函授学校衡山函授站等事业单位,有效提升编制资源使用效益。
三、着眼于“优”,发挥编制效益
一是有序“收”。在全县范围内将事业单位空编及因退休、调动等形成的余编集中收回,全部划入实名制数据库待分配池,实行统一管理、统一调配、统筹使用,逐步解决事业编制“有编不用”和“无编可用”并存矛盾。2023年共收回县融媒体中心、县红旗水电管理所等单位事业编制60余名。二是按需“调”。按照统筹城乡、结构调整、有增有减的原则,推进全县教师编制人员动态调整,逐步建立教师编制“总量控制,动态调控、区域流动”机制,为全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。三是规范“借”。为满足中小学的教学需求,暂借157名事业编制用于教育系统公开招聘。为解决县委任命干部,暂借给县审计局、发改局等单位6名行政编制。
(衡山县委编办 供稿)